我們平時吃一些中成藥的時候,經(jīng)常會發(fā)現(xiàn),同樣一個藥,既有普通的丸劑,也就是水蜜丸和大蜜丸、還有濃縮丸、有的還會有合劑,至于價格,經(jīng)常也會有非常大的差異。那么這三者之間有什么區(qū)別,有些人甚至會陷入一些誤區(qū),比如濃縮丸進行了濃縮,會不會吸收比較差?我們平時用藥該如何選擇?
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些不同的劑型都是如何加工而來的,這里我們以歸脾丸和歸脾合劑這個藥為例,《中國藥典》里收錄了這幾個劑型的制法。
我們可以看到,丸劑的制法非常簡單,不需要經(jīng)過熬制,就是把這十一味藥放到一起粉碎之后,直接加工而成,優(yōu)點是生產(chǎn)效率極高,加工成本也低。
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,丸劑是包含了整個的中藥材,我們平時熬中藥的時候,其實只是喝了藥湯,藥渣最后是倒掉了,而丸劑相當于最后連藥渣也一起吃了。
然后我們再看看濃縮丸的制法,其實相當于是把中藥材給熬制了,去掉了大部分的藥渣,剩余的湯液濃縮成了稠膏,然后制成丸,還會殘留一部分藥渣,但是相較于普通的丸劑,已經(jīng)少了很多,其加工工藝就要復雜很多了。
最后我們來看看合劑,合劑的生產(chǎn)工藝是最復雜的。例如歸脾合劑,里面有些藥材起作用的成分在揮發(fā)油里,直接熬制,揮發(fā)油都跑了,藥就不起作用了。這就需要先把揮發(fā)油提取出來,剩下的再熬制出來,過濾,最終留下的都是沒有藥渣的湯液。
所以從工藝上看,毫無疑問,合劑的生產(chǎn)工藝是最復雜的,通常售價也是最高的,無論是歸脾丸還是歸脾合劑,其實都是來源于古方的歸脾湯。合劑作為液體制劑,最接近古方的湯藥,比丸劑少吃了很多“藥渣”。
除了工藝之外,丸劑、濃縮丸、合劑的藥效上也有差異。丸劑多余的那部分“藥渣”,吃下去之后,也需要經(jīng)過人體的消化,甚至有些無關的成分,也要進入血液,再經(jīng)過肝腎代謝,無疑是增加了消化道和肝腎的負擔。
中藥在煎熬的過程中,會加速一些有效成分從藥材中溶解出來。而丸劑缺少了這個步驟,完全依賴人體的消化,效果往往會打折扣。
丸劑到了消化道里,崩解吸收比較慢,更適合治療慢病,無法做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
而濃縮丸因為已經(jīng)有了熬制的過程,有效成分已經(jīng)溶出,相對來說,更容易吸收,吸收速度比普通丸劑更快。這一點可能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。
而合劑是液體制劑,吸收最快,最接近湯藥,給患者的治療感受往往也更明顯,例如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,用合劑緩解失眠的效果比丸劑更快一些。等到丸劑消化、吸收的整個過程完成,可能都過去了好幾個小時,更適合長期調理。
當然并不能說合劑就一定好,有些藥的藥性太猛,做成丸劑,讓它緩慢起效,人體反而更容易接受。例如有些藥里面有大黃之類的瀉藥,做成丸劑,對腸胃更友好一些,更適合老年人。
還有一個劑型介于合劑和丸劑之間,就是顆粒劑,保留了一定的“藥渣”,但是又比丸劑吸收更快,也是中藥常見的劑型之一。
因此,一個藥究竟是用什么劑型合適,還是取決于藥性和病情。當然還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,就是看它的組方來源,如果最早中醫(yī)記載的組方是湯藥,那顯然合劑更合適;如果古方里這就是一個丸劑,那丸劑就更合適;如果古方記載的是散劑,那顆粒劑就更合適。
中國艾草網(wǎng)官方網(wǎng)址: www.xd299.cn
中國艾草網(wǎng)官方網(wǎng)址: www.haoai123.com